大禹之州
禹州城市新门户

禹州节俗及庙会活动漫忆

中华民族具有丰富深厚而又独特的民俗和习俗。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而成的,是祖辈先人在长期生产、生活斗争中形成和遗留下来的,是当时社会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思想的深刻反映。习俗不但具有时代性,而且还具有民族性、地域性的特点。过去有句俗话:“十里不同俗。”虽然如此,在同一时期,一定范围内,其习俗大体相同或基本相同。

禹州地处中原,其风俗习惯基本符合中原和豫西一带的习俗特征。先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,逐步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。长期 以来,“勤劳为生”、“耕读传家”成为劳动人民的基本思想观念。通过这些主导观念活动,实现人生美好前景和幸福平安生活的愿望。祖辈先人因经济条件所限,并不多读书识字,尤偏重于生活实际,从事农业、手工业、商贸,考虑全家老小吃饭穿衣问题。但是“耕读传家”、“发家致富”的观念以及孔孟思想潜移默化影响到人们的主流意识之中,家庭老人常常向子女和后代灌输书本和社会流行的观念,比如“当臣的要当忠臣,当儿子要当孝子,交朋友要讲信用,当老百姓要安分守己,清白做人,正经办事”,以及“忠孝仁爱”等等。还用典型人物如孝子黄香、忠臣张良、精忠报国英雄岳飞,忠义兄弟刘、关、张等影响教育别人。此外还大力倡导尊老爱幼、扶困济危、多行善事、鞭挞坏人坏事等社会公德风尚。

 

 

在家庭和亲友生活中,对老人的称谓,沿袭大众习惯,在家内称父亲为“大”、“爹”,母亲称“娘”,少数称“妈”。父亲的哥称“伯”或“大伯”,父亲的嫂称“母”或“大母”。父亲的弟称“叔”或“叔叔”,对叔的妻子称“婶”或“婶婶”。父亲的姐、妹称“姑”,姑的丈夫称“姑父”。对祖父称“爷”,祖母称“奶奶”,曾祖父称“老太爷”,曾祖母称“姥姥”或“老奶奶”。对舅舅称“舅”,舅母称“妗子”,外公称“姥爷”,外婆称“姥娘”。姨父还称“姨父”,姨母称“姨”或“姨母”。对舅、姨、姑的儿子均互称“表兄”或“表弟”,舅、姨、姑的女儿均互称“表姐”或“表妹”。

在婚丧嫁娶方面,多年来遗留下来的习俗,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金科玉律,不会轻易改变。不过由于人们的条件不同,具体到各家各户,沿习的程度不大一样,概言之,穷者简,富者繁,开明者简,墨守者繁。

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。旧式婚姻,大都父母包办,遵从“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”的旧俗。结婚时,男方备轿或马车迎娶,女方嫁至男家拜天地,入洞房,即算结婚。富裕人家,女方要陪送许多嫁妆,而男方要宴请许多客人。城乡富户婚姻,更是讲究“门当户对”,迎娶繁闹,排场阔气。有的迎亲队伍,前有仪仗、唢呐,后有花轿车辆嫁品,长达数里之长。而贫者简以车马或步行迎娶成婚,更有甚者,因种种因素,出现“娃娃媒”、“娃娃亲”、“童养媳”等无视人权的行为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一些思想比较开明的年轻人,反对父母包办,自主自由恋爱,简化迎娶,倡导新式婚姻。

 

 

丧事,俗称白事,殡葬繁简不一。一般人家,对逝者以棺木成殓,殡葬入土为安,一至五七,上坟复祭。而富有人家,力主厚葬。城内有一显赫人家,当家人死亡殡葬时,停灵数日,每天祭奠数次,僧道几十人,诵经超度,殡时贵棺厚殓,四十八抬,前有仪仗、乐队、僧道、车马纸货,后有殡车魂幡,送殡队伍洋洋数里之许,沿途供桌排列,边走边祭,耗资不计其数。而一般人家,殡葬大为简略,一般棺木入土。甚至有的穷困户,连棺木也买不起,只好赤身掩埋而已。

在漫长的生活中,广大群众形成了不少年节习俗,穷者穷过,富者富过。形式上繁简不同,思想上却同样虔诚,同样认真!每年重大节日,有五月端午节,八月中秋节,清明节,十月一上坟节等。

五月端午节,也称端阳节,即农历五月初五。这天家家户户要吃粽子,饮雄黄酒,门头插艾叶。我孩儿时,节日长辈用雄黄配制酒给我们抹耳、鼻、肚脐,称此可防瘟疫,防生病。禹州有个风俗,在端午节那天凌晨到城外颍河内洗脸、提水,到野外挖车轱辘棵(药名“车前子”,其籽是中药,其叶、根冲茶泻火)。传说用河水做饭,吃了不生病,用河水洗脸不害眼。但提水的时间必须是黎明时,在太阳出来之前,否则就没有作用了。据说端午节这天挖的车轱辘棵为一年中最好,用此冲茶,清火泻火效果最佳。虽然这一传习带有一些神秘色彩,不甚科学,也不足全信,可每年这天到河提水,到野外挖车轱辘棵的人络绎不绝。

 

 

端午节还有小姑娘、小孩儿带香囊的习惯,香囊俗称“香布袋”,用五色布块缝成各种形态的布袋,内装香料,散发出浓郁的香味。小时母亲为我缝的鸡心形、荞麦菱形的香布袋,我带在身上很长时间,又好看又好玩。

关于端午节的起因,有多种说法。有的说是起源于商周时代,是为了镇妖辟邪,有的说是庆贺春夏到来的节日,后来流传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。无论是哪种说法,都无碍于后人对节日的代代传承。

八月中秋节,即八月十五中秋节,是我国比较大的传统节日。关于节日的来历,老人是这样解释的:秋天在夏冬季之间,八月居秋季之中,十五又是月之中,故称八月十五中秋节。中秋节为民间四大传统佳节之一。俗话说:“月到中秋分外明。”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很多,自古有赏月、拜月和吃月饼等习俗。在十五这天,不少家人在月下团聚畅谈,边吃月饼,边赏月。月饼圆形,即用冰糖、青丝、红丝、核桃仁作馅,白面作饼,烘烤而成,一般在月下切成小牙儿而食之。对月饼还有作礼物互为馈赠的习惯。正常年景,提前半月,以月饼作礼相互馈赠。解放前禹州城内做月饼的糕点铺甚多,著名的有“三德合”店、“恒茂”店等,他们做的月饼味道好,质量高,但价格较贵。此外还有不显眼的小店铺、月饼摊,在店门口或闹市街上摆放陈列,价格低廉,但质量就差远了。

 

 

过去有的人家赏月习俗比较讲究,中秋夜在自家庭院内放张桌子摆上月饼、瓜果等可口的食物,边吃边观赏明月和桂花、秋海棠等,还要进香、祭敬月神,祭后群饮为乐,竟夕方散。中秋节又有亲人团聚的习俗,也称团圆节,月饼称团圆饼,这天一家人在一起团圆赏月。如有亲人在异地,就同时对亲人表达思念之情。

自古以来,人们对月亮有不少美丽的传说。称月亮为“月神”或“月奶奶”,“月奶奶”终年在桂树下以杵捣碓,又勤劳又智慧,大家尊敬她。中秋节夜,千家万户供月饼敬之以表心意,盼望她老人家降临吃月饼哩。有时老人还用手指向月亮上的黑影,说这就是桂树,树下黑洞洞的就是石臼,一晃一晃的身影就是“月奶奶”,她在忙着捣碓呢!人们在赏月中不由自主地都沉醉于月光下美好的氛围之中。

清明节,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,一般在公立4月4日前后。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,万物萌发,让人感到清新明爽,故名清明。这个节日又是纪念先人的扫墓日。在新的一年这个节日到来之时,后人到先人墓前扫墓,寄以哀思和缅怀,俗称“上坟”。禹州流传着“早清明,晚十月一”的说法,即在清明节到来之前,提前几天到坟前扫墓。一般人家备有奉品纸张进行祭祀,培土添坟。城市的人,在此时光,也有不少人到农村扫墓,并游赏春光。解放后,旧的习俗有些改革,但扫墓之俗仍存之。每年到此节前,到先人墓前扫墓,缅怀纪念先人。

 

 

十月一,也是祭奠先人的节日,俗称鬼节。这天及以后数日,各家各户炸油馍到墓地上坟,并焚烧纸钱,称“送棉衣”。随着时代发展变化,有的沿袭过去习俗,有的在骨灰灵前,有的在家故人像前,各表纪念,缅怀先人之情。

一年中最大的节日,要数年关春节了。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,是农历的岁首。我国的夏朝和汉朝直至辛亥革命前都称为元旦,到民国时改用阳历即公历后,才把农历年节改称“春节”,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,所以农历年节改为春节,甚为适宜。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佳节,象征着幸福和团圆,是人们对新年的寄托和希望。

春节的习俗由来已久。正常年份,特别是富有人家,一进入腊月,就逐渐显现出年味了,开始采购年货,准备过年。过了腊月二十三,已进入实际节期,旧时称进入“年关”,家家户户忙活起来。正月初一至初五是节日的高峰,各行各业休息放假,农村农民停犁住耙,不工作,不生产,不经营,学生不上学。你来我往,互为祝贺,相互宴会,成了名符其实的“年歇”。穷苦人家过年喜忧参半,喜的是节日来临,喜庆团圆,愁的是生活艰辛,消耗吃紧。有的在年关之前拼命劳动,赶时赶工,希望多收入些钱,买些米面,能在节日吃上饺子,即感欣慰。

 

 

围绕着春节,形成了许多传统习俗。腊月初八日,名曰腊八节,这天要吃一顿改样的米饭,叫腊八米饭或腊八粥。这饭因条件好坏而异,高级的如八宝粥,内有小米、大米、花生、红枣、青豆、绿豆、红豆、柿饼、核桃仁等,味道香甜可口,条件差的,只用米和红薯、豆子煮成较稠的米饭,也颇香甜好吃。

腊月二十三,是传统的祭灶日。旧社会家家都敬有灶神,即木版印制的画像,意在各家管理灶房保吉祥平安。在二十三这天例行祭灶,摆有贡品,以红公鸡做马,灶糖为贡,把神像纸烧去,送他升天。过去画像两边有副对联: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”,也有:“二十三日去,初一五更回”,横额“一家之主”。其蕴意是愿灶神上天多说好话,回来降吉祥,保平安。可是年年例行公事,未见家境有什么改变,人们逐渐对此淡化,甚至祭灶一套旧俗慢慢消除,而吃灶糖习俗仍延续流行。

 

 

禹州群众流行着一个过年顺口溜,各地版本不一,异曲同工,大体是:“二十三祭灶官,二十四去割肉(有说扫房子),二十五打豆腐,二十六来过油(有说去割肉),二十七去杀鸡,二十八贴嘎嘎(对联),二十九去买酒,年三十包扁食(饺子),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作揖(拜年)”,这个顺口溜,似乎是一个安排过年的日程表,多在嘴上打交道,又有点机械,而在实际生活中,不会那样严格地按此日程办事情,那样去做。不过也多少反映出人们对过年的向往。

除夕,即年三十,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夜晚(有的年份是腊月二十九)又称除夜,是我国古老而隆重的节日。有全家团聚吃年饭的习俗,这顿年饭较为丰盛,一般是饺子,有的有酒菜,家人在一起回顾旧岁,期望新的一年。除夕坐夜,又曰“坐福”,不少人吃罢年饭后,无事坐通夜,熬眼聊天。旧时没有电视机,更没有春晚节目欣赏,也没有其它戏曲可看,有的年轻人还可以打几下牌玩一玩。而老年人可是干坐着熬眼。有的不管这一套,临黑照样睡觉。不过,太平年间,通夜鞭炮轰鸣,热闹异常,人们的心情是愉快的,高兴的。

 

 

大年初一到初五,家庭和邻里亲朋,互为祝贺,拜年祝福。讲究人家,印有红色贺贴或明信片、名片相互投递一番,俗称“撒片子”。近亲内眷一般专程探亲祝拜,有的邀请客人设宴招待,把酒畅谈,以示庆贺。

新年伊始,万象更新,千家万户在门上或大门两边贴上大红门联(俗称贴对子),写着喜庆和吉祥的对联。中国民间对联,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宝库,不仅寓意深厚,而且有的书法艺术也很高。如“春回大地春光好,福满人间喜事多”,“神州山河锦绣,华夏大地皆春”等对联寓意都很好。农村各家常喜于在各户门上贴“福”、“吉”字,以示来年福气来临。有的贴上“出门见喜”、“五谷丰登”,期望新的一年农业丰收。还有的在门上贴上华丽的门神画像,有的是威武的神荼、郁垒像,有的是勇猛将军,如尉迟敬德、秦叔宝像。这些门神画像,不仅华丽喜庆,而且期盼驱怪镇邪,幸福平安。

在春节期间,一般人家也有待客习惯,主要有女儿回家,门婿探翁,晚辈探老,老亲旧故叙情等,因平时无功夫串门探亲,利用年节,正好相聚一起,叙情忆旧,交流情感,都视此相聚为快事乐事,往往言犹未尽,相见太短,有的还要在亲戚家过夜,次日方回。

正月十五、十六灯节也称元宵节。据传此节自汉代就有了,汉文帝登基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,以后每年这晚上都要出宫游玩“与民同乐”,以示庆贺。因正月又称元月,“夜”又叫“宵”,故把正月十五夜定为“元宵节”。每逢此晚,举国上下都要张灯结彩,欢度元宵节。

 

 

在正月十五前后几天,各地民俗,热闹非凡,城乡结社,大耍民间绝活儿。禹州城乡民间娱乐形式很多,有狮子、龙灯、竹马、旱船、老虎、高跷、小车等等一齐出动,竞相表演,甚为热闹。有一年各乡村都组团进城表演玩耍,一时间大街小巷拥挤不堪。表演比较出色的有城内蔡家牌坊街的舞龙、郭连街的舞狮,还有不知何村何家的司衙官、张公背张婆等逗人喜笑颜开。

除了龙、狮、虎、船等舞耍外,就是观灯了。正常年景,城内各个商号门前都张灯结彩,悬挂花灯,各式各样,新奇引人。如八角灯、莲花灯、走马灯、八仙过海、唐僧取经。还有灯山、灯门、灯院,五光十色。当时的灯山,大部分用的是神垕烧的灯盏,形如小凹碟,内盛油燃灯。一架灯山约有数百盏到千盏的灯,真是繁星闪耀,分外迷人,近看如火阵,左右通明,如入灯的宫殿、灯的世界。放烟花,也是一个项目,但因花钱多,很少年份搞此玩意儿。曾有一次放烟花,是在城内东北隅空地场内举行,城周围几十里人都跑来观看,人山人海,到燃放时,只几分钟,唰唰即放完了,见五彩火花四散落下,说是“天女散花”,“白鹅下蛋”,“葡萄熟了”,使人眼花缭乱,老百姓总算知道什么是烟花了!

我国历史悠久,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习俗文化。如龙、凤、麒麟等是我国古代吉祥象征物。还有神话故事如“八仙过海”、“牛郎织女”、“唐僧取经”、“白蛇许仙”等,这些内容在禹州的春节、元宵节、灯展、谜会以及民间表演中都有充分的表现,丰富了节日活动的文化内涵。

元宵节还有吃汤圆的习惯。汤圆也叫元宵。在元宵节前后,市面上卖元宵的很多,各家各户都会在此期间买来品尝,汤圆是用各种果饵和糖作馅,外面裹以糯米粉滚成丸子,煮熟后食之,香甜可口,颇有风味。

在春节期间,按旧风俗,各家还要祭祀祖先鬼神。谈起神就多如牛毛了,可以说是到处皆神灵,例如灶有灶神,门有门神,土地有土地爷,井有井王爷,火有火神爷,甚至条帚扫帚也要敬起来,这些神无一例外都要供奉一番。早晚一炷香,饭前先供神,毕恭毕敬,不打马虎。这是那个时代的腐俗,现在已慢慢地被扬弃而淡化了。

过了春节、元宵节,就进入了正常月份。可是过去禹州的庙会很多,大多是物资交流性质的,农民赶会买卖交易,购些应时物品。但也有顺便会亲探友的习俗在内。

二月初八,城内西南隅火神庙会,农具、木器、杂货上市,会址从火神庙前后周边延伸到赵坑附近。

三月初八,柏山塔会,在城南大白庄南山上。从南城门向南眺望,即可隐约看见高塔耸立,在这里大会三天,曾演三台大戏,会上除物资交易外,还有拴“泥娃娃”旧俗,一些善男信女,希望借此生儿育女。可是稍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,都不会信此荒诞的玩意儿,有的借此不过表示一种希望吧!

三月三至三月十二,西关药材骡马大会。在西关城外聂政台周围,禁沟、跑马岗一带,无数的布棚货摊连绵数里,物资丰富,吸引本省及外省客商甚多,大会交易额大,会上还有马戏团、刀山班、戏剧演出,周边住户会亲晤友的不少。

三月二十八日,东关泰山庙会。泰山庙在东关外,庙宇四周松柏相映,外围则坟冢林立。每年大会延及周边,上市物品很多。日本鬼子侵华时,日飞机到会滥炸,可怜许多无辜群众惨死在炸弹之下,这一暴行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。

 

 

七月七日,传说牛郎织女相会日,会址不固定,曾在城内西南隅、东南隅及西关外,参会货物不多,但有戏曲演出牛郎织女剧目,观者甚多。

九月十九日,俗称九龙口大会。该地是九条河道交汇处,如九龙翘首相聚,故名九龙口,犊水北来,注入颍水,地形特异,位于朱阁西南边。每年大会,仕农工商各阶层人士云集,甚为热闹,也是串亲会友的好时机,群俗说是“  上过会”。

腊月初八会,地点在城南关,延及城南数里,因是年会,颇为热闹。赶罢此会,即有一年到头之感。

以上庙会,解放后有些变化,有的消失了,有的变更了,但有不少还继续成会,延续至今。

 

(作者简介:刘天骧,禹州市人,原许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,现居许昌。)

赞(0)
转载请标明出处禹州社区 » 禹州节俗及庙会活动漫忆